第119章 玉辰归来-《皇子不争嫡》
第(2/3)页
就算谢氏作为朝廷命妇,可以有资格给宫中的谢贵妃递牌子求觐见,也不能是为了方便傅雪辰去和芷苓公主交朋友这种小事,再说了,芷苓公主日常要去明德堂进学,傅雪辰也得在家里每天接受私教。
谁让她们还都是长辈眼中的小姑娘?除开年节假日,小孩子们就应该每天学习,不能只顾着玩儿,这是古今家长们都认定的死理,根本就无法反抗。
傅雪辰很希望宫中的谢贵妃再办个什么什么会,跟上次一样,邀请到各家夫人,又让各家夫人们带上女孩,那她便又可以跟女先生们告假进宫了。
可惜!没有!谢贵妃本来就不是个爱热闹的性子,上回能办那么个赏花会,都已经算是极为难得的主动一回了,这样的活动,她一年都不见得肯办一回。
发现等宫中的邀请希望渺茫,傅雪辰愈加感受到了建立女校的迫切,只有女校建立起来,各家贵女以及芷苓公主之间,才能毫无阻碍的每天见面,一起进学,她的许多设想和计划也才能施展开来。
就在傅雪辰开始考虑着要不要将画作交到公主伴读崔晓月或夏清涟手里,托她们带进宫去交予芷苓公主时,傅玉辰却回来了!
傍晚终于见到傅玉辰,原本养得唇红齿白的翩翩浊世佳公子,如今即便洗净风尘,换过了一身新衣裳,仍然给人满身疲惫的感觉,眼眶黑了,人也似乎瘦了。
“这么累的么?是不是很辛苦?”傅雪辰贴近他身旁,关心探问。
傅玉辰对妹妹的关怀十分受用,却傲然不屑的道:“也不是很累,我今晚睡一觉,明日起来就恢复了……主要还是这次下了郡县,才发现外面还有那么多贫苦百姓,遭受战争的遗害,或者家破人亡,或者背井离乡,令人触目心惊!”
说到后面,傅玉辰面现不忍,他生于权贵家庭,一直以来见过的所谓贫民百姓,要么是国子学里出身低微但极具潜力的同学,要么是都城里底层干活的百姓。
可前者能够进学读书,家中就算再贫寒,供得起子弟念书就已经胜过了许多人,后者能在天子脚下干活谋生,那混的再差,也能填饱自个儿的肚子。
即便是京中的乞丐,借着路人随手赏赐的一两文钱,再沿街讨点儿剩饭,不到数九寒冬受冻饿,也勉强能活。
离开了京都下到郡县,百姓们的生活水准立刻下降了一大截,家中有几亩薄田都算好的,很多人连属于自己的田产都没有,只能租种官田或者佃了自己,期待老天赏脸风调雨顺,来年交完租子之后,还能有点剩余,可以养活一家子。
还有许多战争孤儿,年纪都在十五以下,想去给人干活都没人要,长得好看或者稍微强壮的还勉强能被大户人家挑选回去做奴仆,剩下那些就只能被官府收进养济院,靠微薄的救济粮以及富户偶尔的慈善捐赠活命。
然而养济院只收容六十以上的孤寡老人和十五以下的孤儿,不在这个范围的,只能自生自灭,官府也无力有支出无进项的白养活那么多人。
而一郡一县的主官,都希望自己治下的养济院里,收容的人口越少越好,因而这次除了大部分符合青卫招募要求的乡绅子弟和百姓子弟之外,官府也试着向六皇子推荐了一些年龄和健康状况勉强合格的养济院孤儿。
当然这部分孤儿官府也不是乱推荐的,而是都查明了根底,他们的父辈都曾在军中效力,只是运气不好,尚未立下足够换取田产的功勋就牺牲了性命,偏偏家中老人亡故,妻子也死亡或改嫁,留下的孤儿才会被官府收容进了养济院。
啊这不相当于烈士后代么?傅雪辰连忙问:“养济院里这样的孤儿多么?”
“年龄适合的不多!”傅玉辰也同情那些孤儿,道:“成年的都离开了,听说大部分还是入了伍,毕竟有他们父辈的从军记录,军中会比较乐意接收他们,剩下的很多都还小,起码得在养济院里长到十五岁,才能出去找份活计养活自己。”
傅玉辰看了看傅雪辰又道:“你建议我们尽量招募识字的,可惜养济院里没有合格的教书先生,孤儿们全靠那些超过六十岁的老人们教授,而老人们顶多识得几个字,几乎没谁是念过书的,也没精力教授什么,因此孤儿们也大都不识字。”
“那你们就很麻烦了!”傅雪辰叹气:“总得找人教会他们识字吧?”
傅玉辰点头:“是有点麻烦,但也不是不可以处理,圣上给我们在西山拨建了单独的青卫营营房,如今人全在营里,有人管理他们,其他事后面我会安排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