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一戟战三刀-《道上王》
第(2/3)页
方子星顿时感到自己似乎撞上了充气弹床,“嘭”的一下子便被弹出了四五米远,同时三股同样性质的内力入侵体内。
方子星闪电般后退几步,沉腰扎马,抱丹坐胯,稳住了身形,至于入体的内力,早就被化得一干二净了。
不说极晶夜的先天真气,就是方子星自己的一身精纯到不行的内力也不惧这些杂气。
“好一式连打带削!”
方子星眼中不可控制地射出惊骇的光芒。
功力深厚,配合默契,招式高明,心志坚定,刀中还有一股奔雷般的意念,虽是不强,但也是真正的武道拳意,足以使其不惧自己亦是初成的拳意,虽然方子星也不惧其内力身后,但也足够将方子星逼入绝境了。
突袭失败,龙像并举的巨力不可持久,意味着方子星速战速决的战略失败,接下来将不可避免的进入相持。
但对方的增援大大的有,那个还未到的第五人很快就要来到了。
时间,方子星是拖不起的。
………………
雁翎刀,腰刀的一种,兴起于南宋,成熟于明清。
其基本型制特点为,刀身较为平直,刀尖为略上翘的圆弧形,刀尖至刀背十多厘米处开刃,现在一般称为反刃。
其刀背厚,刀头宽大,刀体重。刀身断面为等腰三角形,全长将近一米左右,有一条或数条血槽,而且血槽的形状多很复杂,因刀背上有五至九个小孔,孔内有空穿铜环一枚。
挥动时,环击刀背,连连作响,声似雁鸣,且其形如大雁的翎毛,故命名为“雁翎刀”。
其名虽是刀,却又不同于其他单刀,刚猛霸道中又加入了灵活变化。以此特点为基础后人创出了一套身似游龙,变化万千,刀如奔雷,气冲牛斗的雁翎游身刀法。
明嘉靖戊戌年间,兵部尚书毛伯温便是此刀法的大成者,而此三人名讳毛氏三雄,估计便是此雁翎游身刀法的当世传人。而他们手中的刀锐芒四射,阳光照射之下恍如有秋水流转,轻风吹拂中发出清脆雁鸣,显然也是刀中精品且深得雁翎刀的精髓。
与修真者完全不同,没有任何客套话。三道身影迅速散开,将方子星围了起来,宛如三道闪电,可怕的速度甚至于引起一阵狂风。
紧接着便是三道耀眼的亮如秋水的刀光,从三个不同的方向攻击方子星的上下三路,方子星整个人都被这刀光给压制住了,如同下一刻就要被搅碎一般。
但方子星此时已经迅速构架起星月太极拳的完美内外宇宙气场,即使现在他用不出大成若缺之境,也可以只靠阴阳交融和物极必反两境迎接任何挑战。
毛氏三雄从不同方向同时发动攻击,就是要令方子星首位不得兼顾,但方子星全无惧色,身形保持太极架,当下舞动方天戟,左挑右扎,与三人战成一团,三人刀招的各种变化,但都伤不了他,反被他利用方天戟的弹力把三人的刀劲借了去,与自己人拼斗。
靠着灵犀指,方子星的一条戟使开来竟然没有半点滞涩。
戟本就有“一条龙”的说法,即龙头、龙口、龙身、龙四爪、龙尾。其头能攒,口能刁,身能贴、靠,爪能抓,尾能摆。随着方子星舞动的速度越使越快,到后头居然仿佛真的化为一条银龙在周身上下晃动。
再到后来,银龙渐渐摊开,方天画戟形成了一片戟幕,在毛氏三雄的眼中恍若化作一道群星组成的银河,方圆三丈之内,简直是泼水不进。
星月太极拳,手挥琵琶,“星河泻地”!
毛氏三雄越是进逼,方子星的反击之势越是迅猛凌厉。
毛氏三雄每次抢攻,都在一连串刀戟碰撞摩擦所爆发出的灿烂火星中被逼了回来。
这正是物极必反境界的神奇之处,完美的宇宙力量体系在一种自然而然的阴阳互换的天道至理之下自动运转,敌招再猛再狠,也能自动刚柔并济。
刚猛时力拔山河,似潜龙出水,阴柔时卸力借力,可劲扫一片。
阴极阳生,阳灭阴现,循环反复,毫不费力,在加上阴阳交融境界形成的一个如同那太极圆般的内外真气生生不息的完美循环力量体系,可以不断补充耗损的内力,使得施招者根本不怕围入千军万马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