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计破永安-《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1/3)页

    夜色如墨,天地间哗哗的大雨声,将一切声响尽皆淹没。

    黑漆漆的夜空中,不时的响起阵阵的闷响,似是从极远的天边,有人在敲着战鼓。

    如此大雨之夜,让原本燥热的天气一下子清凉不少。

    此时整个隰城大营一片寂静,除了巡逻、警戒者外,大部分全窝在帐篷中休息。

    大雨滂沱严重影响了战备计划,以至于大军所需粮草迟迟未能运抵大营。

    趁此间隙,卫朔遂召集幕僚商议如何才能拿下永安县,进而打开南下平阳道路。

    平阳郡在现代属于临汾盆地,与河西军驻地隰城——太原盆地之间有天险相隔。

    吕梁山与霍太山(太岳山)犹如两扇门,两山南段闭合将平阳与太原两大盆地隔开。

    两山之间,汾水蜿蜒穿过,出了太原盆地后,向南一路流经永安(今霍县)、临汾(今新绛)等地。

    因此,河西军欲想夺取平阳郡,唯有先拿下北边门户——永安。

    然而永安并非是一座普通县城,而是一座关隘,又称白壁关(今霍县境内),为太原盆地向南之隘口。

    白壁关,乃历史名关,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白璧关始终是控防胡人东出南下的重要关防。

    从南北朝始至隋唐五代时期,与白璧关有关战事见于记载的有二十五次之多。

    作为从晋中通往晋南之重要关隘,白壁关两侧黄土崖陡峭壁立,蜿蜒曲回,十分地易守难攻。

    众人到齐后,卫朔先让沮渠蒙逊将白壁关之险要详细地向众人介绍一遍。

    “白壁关乃南下之咽喉,然易守难攻,不宜强攻,最好智取。”

    “愿闻伯渊破敌之计。”

    “白壁关守将叫张贤,原是西河诸胡渠帅之一,后来在河西军围剿下,他带领部分心腹逃往平阳,投降了后秦。”

    “姚兴即任命张贤为永安守将,命其坐镇白壁关,看护平阳北大门。”

    “臣听说此人不但脾气暴烈,且十分痛恨河西。”

    “既如此不妨将计就计,派少数人马伪装成游骑小队,沿吕梁山以东官道南下永安。”

    “而大军主力先向东疾行,做出将翻越霍太山东入上党之假象。”

    “吸引了敌人注意后,大军再秘密转道南下,经霍太山山间小道(千里陉)隐蔽南下。”

    “当少数人马出现在白壁关时,张贤只会将其当成散兵游骑,而不会想到河西军将大举南下。”

    “他本就痛恨我河西,面对前来挑衅之小股部队,岂会轻易放过?”

    “一俟张贤中计,出城迎敌,大军主力趁机一涌而出,如此永安可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