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天师孙泰-《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2/3)页

    “大都护乃当世豪杰,贫道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不得其解,今日想向阁下请教一二。”

    “不敢当请教二字,有什么问题还请天师明言,在下定当言无不尽。”

    “敢问大都护何为天下?”

    “天下?”

    “或者说大都护更看重一姓之天下还是天下人之天下?”

    “一家一姓之天下犹如当今司马晋室,而贫道所谓之天下,乃是黎民天下,即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家之天下。”

    “天师此言若落入外人耳中,不啻于大逆不道,难道您不怕朔去建康报官吗?”

    “哈哈哈,大都护不会。”

    “哦?天师为何这样说?”

    “贫道遍观大都护在河西所言所行,深信你与贫道乃是一路人。”

    “我们都是为了推翻当前不合理的门阀统治,为满天下普罗大众谋取幸福。”

    “额?”卫朔忽然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虽然孙泰说得不全对,但的确说中了一部分。

    他与孙泰当然不是一路人,但他们的某些目标却是一致的,比如削弱门阀影响。

    另外,他的确也不会去报官,毕竟从某个角度说,孙恩起事对他有利。

    历史上,刘裕能够轻易篡晋而没有遭到江东世家激烈反对,其主要原因就是孙恩起事严重削弱了世家根基。

    “再说,这司马氏得国不正,当年篡夺刘汉、曹魏江山,乃天理不容。”

    “司马氏之晋室,尚且远不如刘氏之大汉,更如何能比贫道要建立的天下人之国?”

    大晋国的江山得之过易,是因为司马家的老祖宗并没有像秦始皇、汉高帝那样的浴血奋战,也没有像魏武曹操那样平定四方,只不过费了些伎俩、花了些口舌之功,就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天下。

    虽然朝野内外都对司马氏如何取得天下三缄其口,但其实许多人都深知其过程。

    尽管晋帝拥有着象征天赋皇权的“授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然仍有许多人却暗中怀疑晋国的合理性。

    而正因此,才使得司马家一味纵容优待世家,造成了近百年世家垄断一切的格局。

    现在孙泰向卫朔提起晋室历史,是想提醒卫朔司马氏本就得国不正,而他从事的一切反晋活动都是正义的。

    由此可知,孙泰反晋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然而一想到历史上孙恩起事造成江南白骨一片,卫朔心中不由感到一阵抽抽。

    据史书记载,整个孙恩动乱期间,除了刘裕麾下还算军纪严明外,其他无论是参加暴动的天师道义军,还是朝廷派遣的平叛大军,无一例外全都在烧杀掳掠。

    孙恩所到之处,如蝗虫袭过,寸草不生;王师所到之处,如洪流洗刷,哀鸿遍野。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卫朔忽然问道:“敢问天师,若事成,尔当如何来坐这天下?”

    孙泰听了一愣,蹙眉想了一下说:“天下,就应当还给天下人。”

    “我以道义取信于民,以仁德取义于民,令百姓不再受流离之苦。”

    “既然司马氏已然失了天下,那我孙氏来取而代之有何不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