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秦魏联姻-《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2/3)页

    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组织框架又非常松散,想要通过一两场战争来消灭掉是很困难的。

    拓跋部族本身就是游牧民族,故十分清楚这一点。

    所以北魏对付游牧部族的一般做法是通过武力征服,吞并和利用其所拥有的资源,从而达到控制和占有的目的。

    因此,劫掠高车诸部,可以极大地增加北魏财富、人口,起到以战养战的作用。

    同时,打击高车还能解除来自北方的威胁,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月份,北魏各路大军成功汇合在一起,首战大破高车三十余部,俘获七万多高车部众,三十余万匹良马,一百四十万头牛羊。

    战后拓跋珪派大将奚斤都督三万骑兵,从西北方向深入戈壁沙漠一千多里,追赶脱逃的高车七个部落,又成功俘获两万多人,五万多匹马,二十多万头牛羊以及各种物资。

    可以说此次北征北魏取得了辉煌战果,让高车各部大为震恐,纷纷远遁漠北高原,投靠了柔然人。

    大战之后,拓跋珪回军牛川刻石立碑,以纪念这次大捷。

    在牛川之南,拓跋珪下令驱赶着俘获的十余万高车部众,让他们用身体作为围墙,连绵七百多里,围成一个巨大的移动狩猎场,将方圆七百里以内的野兽往南驱赶,一直赶到了平城(今大同)。

    到平城以后,拓跋珪就势下令十万高车奴隶建筑养鹿苑。

    在南起台阴,北接长城,东包白登,西至西山,方圆数十里以内,开挖水渠,将武川河水注入到苑中。

    在北魏强大的军事打击下,不少高车部族纷纷归附魏国,让魏国将势力范围一直深入漠南草原。

    取得北征大胜后,接下来数月时间里,北魏再无大规模军事行动。

    要知道在此期间,河西正大举用兵陇右,相继吞并了南凉、后凉、西秦。

    不是拓跋珪不想趁机出兵朔方,而是他正忙着消化新占领的土地和收服大量风俗习惯迥异的各族民众,也在努力设计出一整套新的国家制度。

    不愧是历史上雄才大略的道武帝,不但领兵征战是强项,连治理内政也不含糊。

    既然他的目标不是为了拥有万千牛羊、辽阔牧场,而是整个天下,那么吸取先进的中原文化,就相当重要了。

    拓跋珪及其辅臣们想要学习的对象,正是近邻河西。

    但拓跋珪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盲目地照抄河西。

    他所推行的措施不但有因地制宜之效,还具有相当的渐进性和计划性,全按部就班,做得十分扎实。

    北征归来后,北魏一直在大兴土木,不停地搞基建。

    不但修建了大量宫殿,还重新整修了拓跋一族历代先祖太庙,似乎有些不恤民力。

    其实拓跋珪大兴土木除了自我享受外,但更多的是在向外界表示:北魏将抛弃游牧民族旧有的生活方式,而采用安土定居的汉人生活方式,开始以中原王朝的统治模式治理地方。

    除了大规模推行新政外,北征归来后,拓跋珪开始推崇儒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