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政治联姻-《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2/3)页

    他更是亲口对张湛表示,要在几日后将亲往郭府拜访,当面向郭瑀求亲、下聘礼。

    ……

    数日后,杜进作为卫朔长辈亲自登门向郭家下聘礼。

    郭瑀虽心中还有些不痛快,但还是于府中设宴,款待杜进一行,张湛与宋繇作陪。

    郭瑀虽年岁渐长,但身体还算健硕,看起来一表人才,全无卫朔印象中读书人那种羸弱不堪。

    而且可能在西北风沙之地待久了,整个人显得很粗狂,倒有一股武人风范。

    他身穿一袭长袍,表现得落落大方,丝毫不因见到手握大权的卫朔而诚惶诚恐。

    郭媛一身青衣皂裙,端正娴雅,躲在屏风后面,有点儿羞于见人。

    主客坐定,大家先是互相客气一番。

    刚刚坐定的卫朔,忽然心有所感,抬头望去,只见屏风后面探出个小脑袋,一双美目在悄悄打量自己。

    当迎上自己眼神,少女如同受惊的小鹿,嗖的一声又躲回屏风后。

    然而,虽只是惊鸿一瞥,足以让卫朔怦然心动。

    “瑀略备酒水,请杜刺史不要客气。”郭瑀对杜进印象颇好,认为杜进很有才干。

    当初索嘏领兵攻打敦煌,城内多亏杜进应对得当,才最终避免让敦煌沦陷。

    如果没有卫朔横插一杠子,郭瑀倒是挺愿意跟杜进把酒言欢。

    “元瑜先生,这次杜某前来除了拜访先生外,顺便谈谈本地文教事宜。”

    听完杜进的话,郭瑀心里不由一惊,不是下聘礼吗?怎么一眨眼又说起了文教?

    他的目光不由转到卫朔身上,然而卫朔仍旧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任由杜进述说。

    见郭瑀神色惊疑不定,杜进晓得刚才言语让其起了疑心,遂解释道:“你我先谈公事,谈完公事再说私事不迟。”

    郭瑀勉强笑了笑,举起酒杯,遥敬道:“刺史大人勤政爱民,老夫以此薄酒借花献佛,敬大人一杯。”

    杜进笑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这是众人来之前定好的策略,先投其所好,用大兴文教一事讨好郭瑀,待其心情好转再提出结亲一事,定然事半功倍。

    “不知刺史大人有何打算?”

    郭瑀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开馆授徒,除了因天下大乱不得不避世教学,也跟他喜欢教育学生有关。

    今见刺史府有意推行教化,他自然跃跃欲试。

    “说起来都是直元功劳,其一直主张推行普世大众教育,以开启民智。”

    “而今才刚刚入主河西,就迫不及待地广建学堂、普及教育。”

    “按照直元提议,一个县至少要有五座可容纳三百人左右的蒙学堂,以及一座容纳五百人的初等学堂。”

    “而在郡治或者州治城内,还要额外增加两座初等学堂和一座高等学堂。”

    “这,这,这……何时才能实现如此宏大计划?”

    听完杜进讲述完整个计划,郭瑀不禁目瞪口呆。

    想当初他为了找地方开馆授徒,不得不在山上凿窑窟讲学。

    如今与太守府大手笔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反正不急在一时,要当做长远计划,用五年、十年来完成。”

    “要直元主政河西,这个计划将一直有条不紊的推行下去。”

    郭瑀转过头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卫朔,若非之前其在河西强行推行均田制,仅凭眼前有关文教之长远计划,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投靠过去。

    “怎么办?”郭瑀低下头,满腹心事,左右为难。

    看来眼前这帮人对自家宝贝女儿是志在必得,不然也不会让自己负责文教事宜。

    难不成真如学生张湛之言,只能向卫朔低头?

    可不低头又当如何?总不能向东投奔吕光去吧?当初自己连苻坚邀请都拒绝了,还会看得上吕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