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赚大了-《万能芯片经销商》
第(2/3)页
“那这园区建起来还有什么意义?”
老朱显然是深入思考过的:“有意义,我在一厂干的时候就发现了。咱现在这个模式,效率太低。单单是路上的转运成本就占了成本的四分之一,咱的产品可大多数是钢铁铝合金产品,总这样搞,迟早会被市场抛弃的。现在咱们的优势不过是品牌和先进生产线,成本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将来咱的成本一定会变成劣势。所以说还是整合了好。”
“这道理不用你讲我也明白,要不然我不会提出这么大胆的整合方案。可是现实问题我忽略了,到时候工人不来怎么办?厂长闹事怎么办?”
“好办。”
“啊?你说!”
“既然能建产业园区,为什么不能建生活区?集团可是有地产项目的,在本市建一个大型生活区不就成了?生活区内可以自建学校、医院、商场,甚至可以建疗养院。完全可以吸收职工家属去就业,同时也能解决孩子的教育和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吴柯精神一震:“你这个想法够大胆,但集团能拿出那么多钱来吗?即便能拿出来,陈总愿意拿吗?”
老朱胸有成竹:“吴副总,您想想,咱们为本市引来这么大一块项目,这么多技术工人,这么大一个消费群体。到时候能创出多少利税?官府能不支持咱们吗?”
“诶?老朱,你干个车间主任确实是屈才了呀?这么多年陈总怎么就没有发现你呢?”
“咳咳,我这人,爱随波逐流,领导把我放到哪儿我就去哪儿,其他的我不多想。”
“你这个建议不错,虽然大胆了些但我觉得可行。回头我就跟陈总提提,看他什么意见。”
再次走出项目部工棚,吴柯感觉轻松多了。真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自己即便能想出这个办法,但多半会因为工程浩大而自我否定的。老朱说的不错,这么大一块儿蛋糕,官府怎么能不关心?
正如老朱的预料,陈明昌听了吴柯的汇报眼睛一亮。这些厂子和工人是他的根本,如今吴柯作为一个外聘人员竟能把问题考虑的这么周全,他是没有想到。
多年来一直自诩关心厂子和职工,可动过多次整合厂子的念头却从没有考虑到职工的身上。每一次都是从成本和全局的角度考虑,怪不得当时老兄弟们都不支持。
记得有一次在酒桌上,陈明昌提出了整合厂子的设想,在座的除了杨岩,厂长们一下子都沉默了。当时还发了脾气,酒局不欢而散。
现在想来,是自己错了。杨岩还在酒桌上教训那些厂长不顾大局不体谅集团的苦心。呵呵~
建生活区不是问题,有投入就会有产出,况且官府向来是扶持明昌集团的。这件事真的要是办成,就不是明昌求官府,而是双方各取所需了。
建生活区的设想很快落实成了方案,这个方案由吴柯把握方向,陈轻雁补充细节。生活区将是个能容纳数万人的居住、就学、就医、疗养、消费、娱乐为一体的超大规模高品质工人集聚区。除了能满足异地职工的所有生活需求,还有很大的对外服务容量。
服务设施对外开放是为了回流一部分成本,加上官府的扶持,看起来吓人的投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至少对明昌集团来说,这笔账是划算的。
陈明昌把这一方案提交给当地相关部门,官府反响出奇的好,举双手赞成!政策、资金、配套基础设施不在话下。
看似一座大山的困难就这样轻松搞定,公交车上的八卦谈话突然成了现实。老朱可是因为这打过人的,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自己敢想,吴副总是真敢干呀!哈哈~
吴柯一下子成了侯胖子的甲方,生活区规划在本市西北方,与工业园区同在北外环上。那里交通方便绿树成荫,还临着本市最大的人工湖。
老朱忙了起来,工业园区与生活区工地两头跑,两头不耽误。侯胖子意见很大,工期压的太紧了,看样子过年都不能停工。他想不了那么多,直接找吴柯去倒苦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