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官窑之益-《农门长嫂当家纪事》


    第(2/3)页

    春归想了想,还是让耿荣以送礼的名头预先给郭家报了个信儿,不然他们这些知道日子的人看着还有一月多的功夫倒是不远了,可郭如意自知行从京都回来,满打满算也仅仅瞧过一眼,虽然街头巷尾早就传遍了两家将有喜事儿,但郭家到底不知晓具体的日子,郭如意又是女儿家,不免多想。

    镇子里喜事连天,两个县更是热闹非凡,自几十年前的修桥铺路造学堂这一番大动作后,镇子里便平平淡淡地过到如今,这忽然有了新县令,接连地开官窑,召集人手,又给活路又给保障的,底下的一众百姓早已乐翻天了!

    官窑一南一北,早就有年轻力壮的汉子结着伴到官府报了名字,选了离自己家近的官窑定下。

    一月足量的工钱,又另包了饭钱,一月官府出人检查一次身体。

    对比起商户的私窑,这就显出了官窑的好处。

    这样的好处众人一想就知道是两个县大人求来的,每日说起知行祁佑便是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路上见着出去采买的耿荣跟柳仁都是笑眯眯的,菜贩子时不时地还搭送一点菜,叫两人实在是不好意思。

    知平几个在学堂里更是呼朋引伴,谁都要跟两个县大人家的孩子做伴,有什么吃的玩的也都要叫上他们。

    三个孩子每日傍晚回来,手里或是拿着糖块或是拎着糕点。

    左邻右舍这般热情,春归心里也是无奈,只好慢慢等着这一阵风头过去,就连前头铺子也少去了,只叫柳家旺夫妇俩跟阿荣柳仁一道看着。

    可她们避着风头不出门,自有那上门来的人。

    隔日,那村长一大把年纪的,竟是跟自家孙子孙媳一道赶着自家的驴车过来了。

    春归开了门一看,登时吓了一跳,连忙把人请进来。

    “村长爷爷,您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儿托家旺哥来说一声不就成了,若有要紧的也是我过去找您才是啊!”

    村长却摆了摆手,面上俱是慈祥:“我还走得动,你们都忙,我上来一趟也是一样的。”

    他左右一瞧:“祁佑跟知行还在外边忙活吧?”

    蔡氏送上一碗茶点头道:“一连忙了有半月了,日日早出晚归的。”

    蔡氏这样在家里养身子的人自然不清楚,在外头的人却是对两人的忙碌一清二楚的。

    村长欣慰地笑笑:“昨日咱们村里来了几个官爷,把招工的纸一贴,到晚上,村里那些有一身好力气的汉子们都去填了名字,一月半两银子的工钱,又另批了一日五文钱的午饭钱,个个都是带着笑回家去的。”

    “前儿要在咱们小凉山开窑洞的消息下来,乡里还啥也不懂,只当看个热闹,昨儿那招工启事一贴出来,村子里倒是热闹了。”

    春归笑道:“前些时候我也听祁佑说起了,想着前阵子还没定下,便也先只当个好话听一听,等事情定下来再说,没想到村长爷爷今儿便过来了。”

    村长喝了一口茶,长叹一声:“想不到这离棺材临门一脚的岁数,还能见着咱们村子这么支棱起来,不怕你们笑话,我这几日连着做梦都是笑醒的。”

    “呸呸呸!爷爷这说的什么胡话!我肚子里这个还得长出来学说了话问您老人家讨要红包呢!”蔡氏连忙怪道。

    村长抹了一把眼睛,连连点头:“阿珍说得是,说得是,爷爷还得把这孩子的红包给留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