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回乡祭拜(二)-《农门长嫂当家纪事》


    第(2/3)页

    春归心里一阵暖意涌上来,笑道:“就指着爷爷这句话呢,日后咱们在外头吃了苦可要回家求爷爷,几位长辈还有里正叔替着主持公道呢!”

    这话说到几人的心坎上去了,按理说如今祁佑知行两个县令大人坐镇,谁还敢欺到春归头上,可这不意味着这些老人家不爱听这样的好话。

    人老了总是不喜自个儿没了用处,春归这样在低处时不讨好,高处时不疏远的孩子自是最讨他们喜欢的。

    “合该如此合该如此!”几个柳家族老笑眯眯地点头。

    又聊了几句,那几个族老倒是同春归打听了何时去祭拜两对爹娘,问清楚后也打算一道跟过去。

    几个族老不去祠堂祭拜,反而去祭奠知行的爹娘,也是认定了春归这一行想来不会去祠堂祭祖了。

    春归自是应承下。

    待几人走后,又同知行祁佑说了与里正媳妇儿的谈话。

    也不敢将两个族长骂的那些话说给他们听,听了也不免生气,便只草草带过。

    祁佑听罢先是皱眉再是一笑:“李婶子说得极是,不若春姐以为村长爷爷几个到这儿来一字也未提那祭祖的事儿又是为何。”

    几个长辈何尝不知晓他们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纲常伦理重要,而人情之下往往要退一射之地。祁佑有那样惨痛的遭遇在前,此刻再强要他做什么,几个饱经风霜阅历的老人家也是于心不忍。

    祁佑拍了拍她的手,轻声安抚:“他们能说出什么话我也早有预想,春归也不必放在心上。咱们自有好日子过,旁的都与咱们无关。”

    春归抬眼,望进他清亮又平和的眼神里,心下安定。

    渐渐的,这样安抚劝慰的话已经由祁佑包揽下了。

    正午后的祭拜礼,柳仁和耿荣自在家中,春归一行便备齐全了东西,迎着山头上去。前头里正夫妇带了路,村长这样大的年纪,这时候也随着知行跟了上去,外加几个柳姓长辈。

    乡亲们吃过正午饭也是空闲,听到动静也都出来瞧着,村长这般大的年纪自是那会做人的,早趁了饭前将春归送的一箱子物件以祁佑跟知行的名头村头村尾地分派了,不论大小,人人都得了些许东西。

    或是上好的针线,或是半匹好料子,烟酒点心,一人不落。就连程天保那紧闭的门口也摆了一坛子好酒。

    都是在乡里过苦日子的,乍然得了好东西,又是那两个将上任的官老爷给的,全村子人自是喜不自胜,在家里高兴了老半天,此刻出来也是说着春归这一行人的好话。村子前后一派和谐。

    人家光耀门楣的好日子,出来扫兴不是得罪人吗。

    初冬日头再大,山上也是冷飕飕的,好在趁祁佑知行上京的功夫,春归手里又特特赶出了几件小的,几个孩子人手一件,此刻穿着倒也舒坦。

    祁佑知行两人虽是上山,但也一路考察着地段。这一路不时听村长说着春归如何叫村里人人有了一年几两银子的保障,乡里人的日子渐渐地也好过起来了。

    村长几个心里早已十分满足,而祁佑不免思虑到别处,种菜到底有限,春归既存了帮扶的心思,他少不得要替她在后头垫着。

    松县毗邻隔壁的虞县,正是南方最常见的丘陵地带,一家与郭府交好的窑洞独独而立,再旁的便没有了。

    瞥了一眼一旁的知行,两人扫了一眼这山岭,心里便默契地想到一块了。自小长大的地方,一方一寸都是熟悉的,此刻望在眼里,与地图上相应衬,几处窑洞的选址初初有了主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