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御史发难-《农门长嫂当家纪事》


    第(1/3)页

    京都这里郭家主店备流水账目,周父召集门客拟定文书,祁佑知行自表陈情时将这一年逐字化繁为简写进笔下。写到情绪难忍处还红了眼眶,再将春归这一身手艺浓墨重彩地添上去。

    总而言之一句话,身在乡间,仍不忘回报朝廷当初大旱时的一米一粮,若一身手艺对圣上,国库,天下有所助益便是万幸,再三叩谢。

    一字一句,大义凛然。

    两人的笔墨都在上乘,写完后周晗一看,目光晦涩。

    “这一遭过了后便是安稳日子,日后在京都,你俩在地方,总是能太太平平地过日子。”

    祁佑知行齐齐收了笔。

    “自然。”

    该做的都做了,只求一个安稳。

    -

    小凉山一众的乡民吃了一趟番薯的红利后便对春归感恩戴德,菜地撒盐那一桩后,谁都没想到是李兰勾结了柳贵,更没想到的是这事儿竟跟程天保毫无瓜葛,一纸休书放出去,看着程天保是真心要同那妇人一刀两断,总有些风言风语传出来,但如今乡民们也不是那等好事的人,庄稼人,吃饱穿暖便是最大的事。

    如今有了一些家底,还有了好路子可走,更同春归那样的好姑娘是同乡,好处都是他们先过了明路,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前儿那京都的好生意传来,他们村里人走在路上可真是神气极了!到处都有人来问一问,变着法子打听春归。

    他们感念春归的好,也不随便乱说什么,只把自己受到的好处藏在心底,嘴上随意夸赞几句。

    如今看到程天保有了些上进模样,承接了春归的两块菜地,这也是一桩好事。

    虽他面上还是那怒火旺盛的模样,但一个孤家寡人,谁又能跟他吵起来。

    乡里人心里感激春归,便也想做些什么,随处转了一圈后,见李老爹一家种起了芋头,随口一问才知道,李老爹这一年时常种了芋头上去,除去自家吃的,还能供一供春归的铺子,也不收那额外的银钱,只当是老辈爱护小辈。

    芋头随处可见,镇上也多有卖的,但能帮上春归,李老爹心里也高兴。

    众人这么一问,好似有了新发现。

    对啊,这菜地空着也是空着,自家种点时令蔬菜外便没有什么了,那不如也学一学李老爹,种些芋头,到时自家留下一些,剩下的也给春归送上去!又能表一表自个儿的心意,还能同春归拉进些关系!

    这说干就干!短短几天,乡里好几户人家便买起了芋头种子,晨兴晚归打理得不亦乐乎。

    而其他人听说后也照模照样地学起来,没了芋头种子那就种其他的瓜果蔬菜,到时也分一些给春归尝尝!

    乡里人的热情最是难挡,里正媳妇儿将这些转述给春归听时,春归也不免高兴上几分,连日来心里的焦急也缓了缓。

    “我听你叔儿说,再半月也要殿试了,殿试后便是授官,这天气转冷,加上在京都逗留的日子,回来得过年了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