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似曾相识-《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2/3)页

    大军才刚刚在理云城外扎好营,李世民立即派了赵楠和丁楚楚押运物资,自己就带着唐长瑜不顾奔波劳苦的来到理云城下。留宁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内心不安,和留彬两个人悄悄跟在了他们后面。

    理云城内的李君之正借着烛火在仔细的研读着《谏太宗十思疏》,其实这本书他度过的次数不下百遍,早已是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听到手下的人来报皇上李世民和元帅唐长瑜来访,说有有关议和之事商议。

    李君之曾经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文人,现在坐到这个位置上,已经越来越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越来越像他,只是还不能想他一样拿捏自己的一切。李君之眉头微微一皱,便吩咐手下客客气气的请进来。

    等李世民和唐长瑜进来,李君之并没有让出主位,而是泰然地坐在那里,微微颔首向皇上问了声好,眼里透出的满是文人的清高与不屑,希望给来者一个下马威。而来者是一个比一个沉稳又心思沉重的人,双方沉默,等着对方先开口,隐隐透着剑拔弩张之势。

    还是李君之先开了口,嘴角轻轻扬起冷笑:“皇上,您真不愧是到底是当今圣上,虽然是找臣前来议和,却要等臣先开口,真是天子风范,让人心生敬畏。”李君之的话句句带着讽刺却不失礼数。

    李世民却毫不在意地微微一笑:“李先生,您真是过奖了。你我都是李姓,追溯来应该是血浓于水的本家,现在是李唐的天下,您何苦为了一个外族卖命却不回自己的故乡呢。”

    李君之冷笑一下,想起那年血流成河的长安,只觉得一片血红色荡漾在眼前,没有理会李世民的话,只是捧起桌上的书,挥手表示送客。

    李世民却站在那里没动,笃定地对李君之说:“李先生读的《谏太宗十思疏》是魏丞相写给朕让朕治世安邦的警戒,朕一直奉为圭臬,看李先生也时时拜读,你我必是有共同的理想抱负,李先生何不归顺我大唐,朕必定会重用你,让你一展宏图。”

    李君之眼睛没有离开书本,只是冷笑,带着刺骨的凉意,让人顿觉寒意,他缓缓开口道:“李世民,你若有把握收服我理云城你还会在这低声下气?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说着按动了椅子扶手上的一个按钮,一个铁笼从天而降,困住了李世民和唐长瑜。

    两人不禁懊恼,身为一个不会武艺的文官,房间里怎么会没有什么自保的暗器?李君之抬眼淡淡地看了他们一眼,眼光又落回那本被翻阅过很多遍的书,对手下吩咐道:“明日一早押出去让**退兵。”

    留宁和留彬在城外悄悄等待着,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三个时辰,四个时辰……两人的脸色越来越铁青,眉头越锁越紧,不好的预感在心中慢慢升起。

    从星辰满天到旭日初升,漫长的等待让留宁和留彬没法按捺心中的焦躁与不安。正想着怎么进去救人,就看见城门缓缓开启,并将严阵以待的样子。留宁心里一沉,知道是劝和失败了,留彬显然做出了和留宁一样的判断,事不宜迟,两人决定独闯理云城。

    门口的守卫不多,可是敌众我寡,奈何留宁和留彬虽然武艺高强,却战得胶着又辛苦,士兵里有认得留宁和留彬的,赶忙去禀报李君之,李君之眉头微皱,说:“来的正好,放他们进来,来一对我抓一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