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略(下)-《大燕公子》


    第(2/3)页

    “最后,我要说的是,要防止疾病的流行和大规模的传染。现在,各国战乱不断,战乱过后,必有灾役,人口会因此而大量减少。”

    “四位先生,我们辽地要做到以上三点,靠的是什么,靠得就是医学。”

    “小子在这里可以大胆地说,农业、工业、乃至医学是人类得以生存的根本保证。”

    说到这里,姬康不知怎么又想起了前世的那个朝代。

    姬康在前世,出生和成长起来的时候,建国已经几十年了。

    但是姬康从自己的爷爷和父辈们那里知道。当时华夏刚建国的时候,被外族称为“东亚病夫”,民众平均年龄和现在差不多,只有三十岁出头。

    而当时的华夏,被东西方的所有工业大国,几乎全面封锁。

    太祖那一辈子人,不知废了多大的力气,为了华夏这个民族的延续和发展,殚思极虑。

    识字率低,就办扫盲班,简化汉字;人口寿命低,就培训医生和护士,让“赤脚医生”行走乡村田间;没有工业,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等太祖去世的时候,华夏这个国家,炎黄这个民族,已经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过度。也为华夏随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雄厚的人力和物质基础。

    华夏在短短的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就建立起人类所有国家最健全的工业体系,尤其是在军事工业方面,发展出“两弹一星”,彻底杜绝了外族再入侵华夏的可能;

    人口寿命从平均三十出头,增长到平均七十岁;识字率从百分之四点多,达到全民的百分之八十一;消灭了南方吸血虫病、性病等各种传染疾病。

    而官府之清廉,更是华夏乃至世界史上,所罕有。

    为确保华夏生存,为确保这个民族的安全和领土完整。

    太祖的那一辈人,更是拿着简陋的武器,穿着简陋的衣服,开始东征霉帝,西伐印三,北击苏熊,南讨安南。为此,太祖的亲生儿子,也战死在了姬康现在所辖属的辽南郡。

    经过这几场建国后的大战,华夏一扫自清末以来,外族带给华夏的耻辱。

    其军威赫赫,更是让世人侧目。

    当时第一强国要攻打交趾,太祖在地图上划了一道线,警告这个第一强国,你的军队不要越过这道线,否则华夏将要干涉。

    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大统领,看到这则警告后,居然兴奋异常,对外宣称,没他的命令,世界第一大国的一只蚊子,都不会飞过这道线。

    当时的世界的众多国家只有几海里的主权,太祖率先划了个十二海里的主权线,告诉世上任何一个国家,凡进入这个主权线的所有船只,华夏将给予摧毁。

    当时的第一强国,派人来告诉太祖,保证他们不会进入到华夏的这十二海里。直到太祖过世,这道主权线,都无一国敢给予踏过。

    数万里别的国家发生战争,太祖不满意,说了句:“战争可以结束了,别打了。”

    正在交战的两个国家,居然都听从了太祖的话,停止了战争。

    在前世上大学的时候,姬康在众多“砖家学者”的教授引导下,误以为太祖是刽子手、是窃国大盗,是屠夫,是穷兵黩武,华夏宁走“右倾”投降妥协路线,也不能再走“左倾”冒进路线。

    在那段时间,姬康也感到非常的迷茫。难道华夏非要一直走妥协投降路线么?就是几千年来,传下的儒家“中庸”之道,是不是也比这个路线好?

    但是等姬康走上工作岗位后,在闲暇之余,阅读了中外众多书籍之后。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民族之魂!什么是民族的骄傲!什么是伟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