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逆天零工 幸福-《都市逆天零工》
第(2/3)页
何鹏忽的对顾问说道:“你帮我联系姜云,无论如何也要尽快联系到他,我有非常重要的事必须找到他!”
看着那天真烂漫的笑脸,何鹏觉得有些遗憾,自己可能要死了何家还没后代呢!是不是应该给老何家留点血脉再死啊
“真好!”
何鹏忽然呵呵的傻笑,它看到一个二三岁的小朋友举着一个大大的波板糖欢乐的在绿草地上蹒跚的奔跑,而一个满头白发的老爷爷笑呵呵的在后面追。
何鹏点点头,“这个我赞成,一点一点的给,让他们有盼头,觉得生活一天天变好,却永远处于技术劣势,只要我们的技术优势地在,定制规则的权力在就行,让他们的老百姓生活变好一些,我们的好生活也才是可持续的。”
顾问看到何鹏笑,他也笑了:“我知道你在想啥,我也很开心,不过我们应该清楚,这种局面不可能长久,因为同样付出劳动没有人愿意长久的受到这种经济规则以及技术压制产生的不公平,久了会爆发矛盾的,钱必须在和平的环境中挣,更要在和平的环境中才好花,所以我们正在与他们谈判,慢慢的向他们输出资金和技术,把华夏的经济大发展的福利分配给他们一些。”
想象着老外把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积攒到节日时带着老婆孩子去神奇料汁连锁快餐店大吃一顿神奇料汁拌白菜叶,全家还洋溢着幸福的满足感。何鹏就咧着嘴笑了。
何鹏心里美滋滋的。
那个时代的华夏人工之廉价可想而知。世界范围的分配不均以及利益压榨,造成普通民众的缺衣少食,可是那时候华夏一穷二白不得不忍受这种不公平,现在天平完全翻转了,估计那些老外要基积累半个月的工资才有资格吃一顿酱菜厂开的连锁快餐了吧。
“哇靠!”何鹏忍不住爆了粗口,这个太出乎他的预料了,他想到过世界经济向华夏生产倾斜,没想到倾斜到了这种程度,这简直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华夏与西方的对比翻了个啊,那个年代,普通华夏人辛苦一个月的工钱不够到洋快餐吃一顿老外的碳酸汽水配面包夹鸡肉!
顾问一边开着车一边笑道:“何鹏你看,咱们滨海老百姓穿的衣服都很潮流吧,你知道吗他们穿的这些衣物要是放到欧美去,那是富豪才穿的起的,恩让我算算,啊一件体恤衫,你看,就那个抱孩子老爷子穿的那个圆领老头衫,在欧美相当于一个白领一个半月的工资!”
何鹏暗暗点头,对这种改变很欣慰,忽然觉得自己所付出的汗水,所经历的危险,以及将要经历的危险甚至牺牲都是值得的。
何鹏在帝王大厦外墙上看到一个占据两层楼高的大型三维立体光电显示屏,那是盛夏腾龙公司的广告位,盛夏腾龙竟然将他研制的棉絮纺织成了高档民用布料,并制成了高端服饰,向华夏大众普及,街头上不少的老百姓穿的都是盛夏腾龙的衣服。
而真正高档的反而是华夏的一些新兴品牌。
城市的发展有一点让何鹏意外,以往那些让普通华夏百姓高不可攀国际名品、奢侈品此时就像路边摊一样随处可见,这些在过去贵妇人才敢踏足的极品店铺现在只是一些不长面子的普通小店了。
一眼望去每一个人都洋溢着笑脸。
随着滨海的大发展滨海市的老百姓不愁没工作,收入也打着滚涨,特别是国际经济以华夏为中心的今天,收入分配模式更多的倾斜向了普通民众,因为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高了,利润率也就会更高,也就有更多的钱可以用来发给工人。
滨海市经过两年大开发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老旧的城区已经被高楼大厦代替,但是城区里并不憋闷拥挤,因为楼盖的高了,占得地也相对少,那些空出来的地方按照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标准建设了公园和绿地以及公共休息娱乐区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