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弩侠儿只当是庙堂学问,外人不知为理由,管不了太多。 就在他转身,心意已决之时。 身前不知何时站了个男官服饰的小哥。 “何生小哥,怎么是你?”弩侠儿脱口而问。 何生一反客栈伙计的模样,笑着说道:“将军之子,王太后有请,且随我而来。” 弩侠儿顿时明白,这何生小哥果然如自己猜测,并不是寻常人。 不等自己问话,何生已在前走去。 弩侠儿跟在其后,心里暗叹,“真是一波不平,一波又起。” 王宫御书房内,杨奉早就在此。 书案下几人正在等待他开口说话。 杨奉手中一本书籍合上,让老宦官在摊开一卷书画,嘴里说道:“几位爱卿,如何看待弩侠儿此人。” 先前在朝会上说过话的那位老官回道:“王上,老臣认为,此子心性还待考证,是不是如他口中所说的那样,现在很难定论。” 老官身旁一人附和,“王上,宰相所言不错。” “下臣斗胆,经过此次朝会后,此子可放任之,不必再去理会。”一位中年男子在两人说完后,恭声道。 “国舅莫要忘了先前离渊之事,为此子开脱。”老官身旁那人质问。 男子冷笑,“究竟是谁一直揪着此事不放,国相大人心里清楚。” “孤让几位前来,自是相信你们的谋略,旧事便不要提了。”杨奉看着案上的画卷问道:“有何两全之策?” 燕王将两人争辩打断,国舅与国相才肯罢休。 身为宰相的老官笑了笑,道:“王上先前颁旨昭告天下,已是最好的方法,只要在此稍加计策,想来这事情便会过去,甚至都不用再多做无益之事。” 杨奉点头,“此事便由空老为主,其余人为辅,多为孤分点忧。” 老官几人拜谢,出御书房。 有小宦官在几人离去后慌张跑入,跪道:“王上,太后娘娘将大将军之子请了过去,不知所谓何事。” 杨奉听到禀告后,脸上浮出难得一见的笑容。 太后娘娘寝宫内,大殿上,凤冠霞帔的妇人正看着站在殿上小道,眼眸里竟是笑意。 弩侠儿有点不自在,只听妇人座旁的宫女说道:“娘娘请大将军之子落座。” 随后,殿内对着妇人的那张桌前,小道人不安落座。 对面妇人不见了客栈里那种风情万种的姿态,却难遮住她那种满身的随意。 妇人起身,走到弩侠儿面前,笑问,“你这混小子,为何见了哀家连声请安的话都没有。” 弩侠儿此刻再也坐不住了,站起来,恭敬说道:“臣子弩侠儿见过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妇人轻笑,“得了,得了,哀家就跟你开个玩笑,看把你急的。” 弩侠儿满脸无辜状,这太后娘娘还是真让人难以琢磨。 “你可知哀家让你前来,所为何事?”太后娘娘细看着小道人,脸上都是玩味的表情。 弩侠儿摇头,“娘娘请说,小道是不是哪里做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