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弩侠儿同群臣退朝。 大殿外,无数官员向他打招呼。 弩侠儿都以礼相回。 杨沥跟在一位蟒袍中年的身后,简单的一番介绍后,弩侠儿才知道这就是征西大元帅,平西王杨权。 杨权是燕王的叔叔,也是燕王的舅父,更是先王唯一的兄长。 当年杨权作为天子之家的长子,却因为是旁妃所生,故而没有继承王位,但他与先王交情如同一母所生,两人后来还恋上了东湖花语城一对游历燕离的姐妹,并娶做了妻子。 大姐嫁给了杨权,小妹嫁给了先王,也算是当时燕离的一段佳话。 只是后来,某些原因让杨权到西川边境,做了平西王,先王染疾而亡。 杨权一家为杨奉能继承王位,在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待到杨奉继位后,平西王被予以重任,功成反都,开创了藩王不得在都任职的先例。 名义上杨权是平西王,其实可做摄政王看待。 可谓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少年继位的杨奉也在杨权的辅佐下,一步步达到现今燕离百姓看到的样子。 弩侠儿与平西王父子同行,旁边跟着自己认识的霸州两位刺史与北山太守,还有几位自己不认识的朝中重臣。 还有一人,让弩侠儿为之惊讶,那就是洛河城有过酒水之交的刘玉成,两人再见,自然情有可原。 人家刘玉成,应该说是杨玉成,可是当今燕王四弟,新官上任的振安王殿下。 虽说知道刘玉成的真实身份后,常人本该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巴结,但弩侠儿除了那短暂的惊讶,再无一丝一毫想要同此人成为真朋友的打算。 并不是在于杨玉成的刻意隐瞒,而是直觉使然。 一群人缓步走下千阶台,各自交谈甚欢,却无人对今日发生之事再有何见解。 弩侠儿也没有过多的言语,除了简单的应付几句邀请之话,与杨沥并肩跟在杨权身后。 人群于王宫门口站定。 平西王请众人到王府一聚,众人推辞离去。 最后只剩下弩侠儿与父子两。 杨权同满脸疑问的弩侠儿简单的说了几句后,便坐上了回府马车,等待杨沥。 弩侠儿是看得这杨权和那些官员是有古怪之处的,但也不好相问。 杨沥站在小道人面前,脸上也是一股为难之色,父亲并没有要请他同去府上的意思,那么自己也不能做这个决定。 在给小道人比了眼神之后,杨沥跟着上了马车。 一时间,王宫之外,车马尽散,独留无奈的小道人。 弩侠儿欲踱步离去,心头思绪翻涌。 他知道,自己可能把这看似隆重,却又平常的朝会看得太简单了。 燕王这般大举动,却草草结束,群臣竟是没有任何不满。 要说天子做事,旁人敢说什么,可那毕竟是满朝文武,难道就为了他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道。 再说事后,群臣的态度,表面上看起来是在竭力交好自己,却又想极力避开自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