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家有美妻好种田》
第(2/3)页
苦难的生活,为朱元璋造就一颗无坚不摧的王者之心。没有人生下来就是伟大的,伟大的人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磨砺而成的,这一阶段后来的朱元璋影响颇深。
上天总是会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此时,朱元璋的机会来了!
元朝统治无道,各地纷纷爆发起义,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无数农民纷纷铤而走险进行反抗。
农民是最温和的存在,他们不像激进的文人,你只要让他活下去,他便不会反抗你!可即使活下去,这个最卑微的奢求,元朝都已经满足不了!一场新的社会变革正在酝酿之中。
当时的社会上流传着“明王救世,普度众生”的说法,而这就是那一时代农民起义的最高革命纲领。
秉承这一革命纲领,颍州刘福通与韩山童揭竿而起,自立红巾军,推举韩山童为明王,北方的白莲教也蠢蠢欲动意欲讨伐元朝,各地纷纷起来响应。
而此时,收到儿时玩伴汤和来信的朱元璋还在犹豫不决。冒着生命危险去造反,这让朱元璋无法下定决心。
恰在此时,他的师兄告诉他,有人去告密说他参加义军。左右是死的朱元璋,终于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开启了属于他造反之路。
朱重八的造反,实属被逼无奈,但这其中也充满着朱重八的怨恨,双亲和大哥的惨死让他记忆犹新,地主丑恶的嘴脸和乞讨时所遭受的冷眼都在这一刻涌来。
朱元璋终于下定决心,他朱重八要活下去,要有尊严的活着,而不是像牲畜一般任人宰割!
他朱元璋要改变这个时代,不过就是一死,舍身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朱元璋立志要将自由之花种遍每一个角落!
殊不知,这一去,世上再无和尚朱重八,只有统帅朱元璋。
3.造反十载
第二阶段初期,朱元璋率先投奔红巾军郭子兴。
入伍后的朱元璋作战勇敢、机智灵活且时常身先士卒,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成为了心腹。
甚至,郭子兴不惜将养女马氏嫁与朱元璋,这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脚马皇后,因为不曾缠足,后世也用“露马脚”来比喻,说的就是马皇后的大脚。
婚后的夫妻二人伉俪情深,后郭子兴受人挑拨猜疑朱元璋,将他关入禁闭室,不许进食,马皇后不忍夫婿挨饿,窃饼藏于怀中,偷偷拿给朱元璋吃。朱元璋看见马皇后胸前的饼印,忍不住大哭。
怀饼救夫,成为一段美谈,正是因此,才让朱元璋对马皇后愈发尊敬。
随着马皇后的打点,朱元璋才得以被放出,出来之后的朱元璋更加骁勇善战,夫妻二人携手走过了那段艰苦的日子,朱元璋在外征战,而马皇后为朱元璋打理后方,消除后顾之忧。
朱元璋的成功,好妻子马氏功不可没。
后来的朱元璋见濠州城中诸将争夺权力,于是下定决心倚靠自己力量开创一番天地。
朱元璋回到自己的家乡招募军队,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许多儿时的玩伴,纷纷来投靠他,这其中有像徐达、周德兴、郭英这样的当世猛将。他们虽然出身低微,但不妨朱元璋对他们的重用。
秦末时期,高祖刘邦的贴身卫士樊哙也是市井中杀猪卖肉的屠夫,动乱的时代,身份地位是最虚无缥缈的,若时运得济,布衣也可傲王侯。汉、明两朝,是最好的明证。
同样也是在这一时期,朱元璋遇见徽州人士朱升,朱元璋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开始积蓄自己的力量,蛰伏待发。
这一时期,朱元璋攻占集庆(今南京),声望达到顶点,与天下群雄争锋。
4. 一统江南
经过多年的实力积攒,当时古老的华夏大地上,真正能与朱元璋一较高下的,只剩江浙的张士诚和湖北的陈友谅,面对两人,朱元璋再一次展现他天才般的军事能力和坚定的意志。
朱元璋认为盐商出身的张士诚特点是格局小,且并无远略;而渔农出身的陈友谅自幼受尽他人白眼,特点是有气度格局和心狠手辣。
如果先出兵攻打张士诚,到时,陈友谅一定会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术,倾一国之力攻击朱元璋,腹背受敌;但是如果先攻打陈友谅,格局偏小的张士诚一定不会背后袭击,到时便可逐一击破。
正是凭借非凡的远见,朱元璋制定先西后东,先强后弱的战略方针。
此时的朱元璋开启自己的登顶之路,或许,如果陈友谅不是生活在元末,又或未与朱元璋相遇,陈友谅也是平定一方、坐镇天下的人物。
只可惜,这一时期历史上只允许出现一位皇帝,最终,一时瑜亮的两人在鄱阳湖进行了大决战。
朱元璋以弱于陈友谅一倍之力,决战鄱阳湖。朱元璋凭借非凡的坚定意志和采取名士刘基(字伯温)的计谋,围困陈友谅于鄱阳湖中。陈友谅战败,突围时被流箭射中不治身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