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皇权之争-《侯门弃医》


    第(2/3)页

    二人并肩而坐,此时马车甩过一个大弯儿,倒叫二人的身子都跟着倾斜了过去。

    元向晚不由之主的倒向了墨御尘的方向。

    淡淡的竹根香从他的衣领沁出来,清寒而矜贵,给人一种近在眼前却又若即若离的感觉。

    不得不说,墨御尘虽说不受皇上的喜爱,但是这些年来自立府邸之后,衣食住行等一干日常用度倒都是不缺的。

    就只说着数量银子一钱的竹根香,便是寻常人家承担不了的。可没想到,墨御尘竟然直接拿来熏衣服!

    实在是暴殄天物。

    二人靠的极尽,时辰已然不早了,李疆许是担心元向晚回的太晚会让元相担心,这一路上都将车驾的极快。

    墨御尘亦是做的不稳,此时只好伸手先将元向晚扶住,这才伸手敲了敲车辕:“驾车驾的稳一些。”

    李疆虽说没有开口回应,可接下来的路确实走的没有那么急了。

    之前德妃娘娘尚且在时,元向晚倒还没觉得如何。现如今德妃下车,马车上就只剩下二人,元向晚倒是更觉得尴尬了。

    她摸了摸鼻尖儿,心中庆幸着此时正值月色,这才不至于叫墨御尘瞧见自己晕红的脸颊。

    女子的手指纤细柔软,握在掌心之中修弱削葱,给人一种柔弱的想要怜惜的感觉。

    墨御尘虽说坐的板板正正,可是心爱的女人就脸红着坐在自己的身边,但凡是个真男人也不会无动无衷吧!

    他忍了片刻,见元向晚没有先开口,只好自己先说话打破了尴尬。

    “宁王妃虽说往日里经常挑拨,可这些摆在明面上的危险都不算事危险,最大的危险,从来都是隐在你瞧不见的地方呢。”墨御尘说道。

    元向晚闻言,若有所思的回应了一句:“你是说,恭王?”

    “本王在京城这么多年,虽说对皇子之争没什么兴趣,但是为了保命,手底下总会有几个传递消息的人。”墨御尘说道:“昨日本王接到一个消息,恭王府的眼线回报说,恭王给永昌王去了信函。至于信函上究竟写的是什么……无人知晓。”

    永昌王便是铁帽子王,先帝在世时亲自授予的世袭罔替的权柄,可谓是在诸多王爷之中最身份珍贵之人。

    此时半月国境内有兵乱,永昌王接皇上圣旨前往边关带兵,恭王此时给他送去信函这是何意?总该不会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相互问候的吧。

    元向晚垂下眼睛:“看今日宁王的意思,怕是要和齐王站成一队,恭王在京中风头无两,自从出了皇后娘娘的事情之后,更是被朝中诸臣内定的太子人选,此时手上就只差兵权无所着落了。如若能够和铁帽子王站成一处,太子之位则稳矣。”

    墨御尘听着元向晚的话,却是笑了一瞬。

    他没说赞成也没有反对,只是道:“这确实是其中一种可能,父皇对膝下的皇子并不优待,到了年纪都会送去边关的军营历练几番,只有公主才会宠爱有加。可这些皇子之中,唯独恭王不曾前往边关历练。”

    “就连怀王都曾在疆场上带过兵,可恭王……”墨御尘不明所以的笑了笑:“要么说,父皇的心思最是难猜啊。”

    旁的皇子在军营中历练过,便多少都会有师父和战友相熟,日后如若有所需要,这都是登上皇位的底牌。

    可相比之下,恭王在军方的势力便要弱上许多。

    这些年来老皇帝的年纪也渐渐大了,朝堂之上每隔三五日,便会有臣子提起立太子之事,诸皇子岂会不为自己的后路多做打算?

    恭王有此行动,倒也并不意外。

    墨御尘道:“还有一种可能,恭王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想拉拢的并非永昌王,而是刚刚回京的宁王。他给永昌王送去信函,是对宁王的试探。而今日宁王在宴会上的所作所为,也未尝不是对恭王的一种试探。”

    不得不说,倒也并非没有这种可能性。

    皇室子弟之中,就没有人是吃素长大的,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哪一位皇子登上皇位,不是踩着自己兄弟们的尸骨一步步爬上去的?

    想到这儿,元向晚也未免叹了一口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