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迁都长安-《汉末之我为刘辩》


    第(2/3)页

    洛阳城里面很多的百姓不愿意跟随董卓离开,董卓便下令焚烧百姓的房屋,

    百姓们没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也就不得不跟随董卓迁都。

    吕布奉了董卓的命令保护刘协、嫔妃、文武百官先行从洛阳出发,李傕郭汜等人则是驱赶百姓跟随,百姓全都由董卓的兵卒看押,一部接着一部,整个队形拉的老长,浩浩荡荡,绵绵不绝。

    在这迁都路上,董卓的兵卒经常欺压百姓,强抢民女,至于抢夺百姓的粮食更是常事,以至于不少百姓还没有抵达长安便死在了路上,漫野中百姓的尸体也是不计其数。

    董卓敛财的手段近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他在等着洛阳城的百姓都离开之后便下令让张济、樊稠领兵,直接去挖掘皇帝、嫔妃的陵墓,以盗取陵墓中的金银财宝。所谓上行下效,张济、樊稠手下的小卒连普通百姓的坟墓都不放过,只要是能够挖掘盗取的都弄的一干二净。完事之后,董卓又下令放火烧成,原本繁华不已的洛阳城很快就陷入大火当中,城中房屋甚多,火势起来之后,那火焰格外猖狂,烟雾冲天,就连方圆百里内的地方都成了火海。

    大火一连少了好多天,直到可燃物烧尽了才逐渐熄灭,可怜洛阳巨城被董卓销毁殆尽。

    而董卓却是美滋滋的亲自押送装满财物的马车往着长安的方向而去,那马车数量庞大,足足有千余辆,这足以说明董卓这一番敛财有多么的成功,洛阳城的钱财珠宝几乎尽在他手。

    董卓这边撤了,可是便宜了军势凶猛的孙坚。

    孙坚自斩杀了华雄之后,进军越加的勇猛,势不可挡,他进军到大谷县的时候,大谷县的守将赵岑因恐惧孙坚勇武,又担心没了援兵,他便主动向孙坚投降,把城池给献了。

    此后孙坚这一路军是再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一路通常的抵达了洛阳。当孙坚的军队来到洛阳城外的时候,孙坚一眼望过去便可以看见整个洛阳城火势冲天,并且被烟雾包围,黑烟到处弥漫,整个方圆百里是连个野狗的叫声都听不到,场面令人十分震惊又恐惧。

    见到此景,孙坚心中悲痛,他心想自己是为拯救汉室而来,却不曾想汉室京都却遭此劫难,洛阳百姓流离失所,家破城也破,先前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余流水,终究都是徒劳。

    孙坚越想心里面越悲痛,他痛哭流涕,大声哀嚎,而后程普、黄盖、韩当等人便组织兵卒从南门开始灭火。大火已经烧了几天,火势又减小的趋势,这便有利益孙坚军灭火。只可惜好不容易等着大火被扑灭的差不多的时候,孙坚进了洛阳城入眼看到的都是一片废墟,他印象中繁华的洛阳城再也没有了,京都盛事已经成了过眼云烟,除了一片焦土,什么都没有剩下。

    且说虎牢关的主将徐荣收到了董卓派人送来的秘密信件,董卓在信中要求徐荣撤离虎牢关,却是要把吴匡、张璋二人留下来继续死守虎牢关,并且只留给吴匡、张璋二人千余兵卒。

    看完秘密信件的徐荣满脸的无奈,他知道董卓已经起了疑心,说到底还是不相信吴匡、张璋这些旁系部队。西凉军才是董卓的嫡系部队,深得董卓信任,至于其他旁系部队,董卓都保持着质疑态度。

    要知道周毖和伍琼都被董卓杀了,吴匡、张璋二人怎么还能够得到董卓的

    信任?

    徐荣无奈,他知道吴匡、张璋二人这是被董卓抛弃了,若是他们死命坚守虎牢关,或许还有可能重新被董卓信任,但徐荣也知道董卓现在的举动无疑是要把吴匡、张璋二人往死路上逼,逼的越近,他二人则越加会反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