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今年天下发生的大事也不少,八月份的时候,刘宏就搞出一件大事。何进身为大将军,逐渐势大,又网罗一大群党羽,而刘宏为此忌惮,他为了制约何进的军权便在西园设立统帅部,组织起一支新军。 这支新军统帅部共设有八个校尉,分别为上军校尉是小黄门蹇硕、中军校尉是虎贲中郎将袁绍、下军校尉是屯骑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是议郎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是谏议大夫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这些校尉都要听从蹇硕的指挥,蹇硕总管各军,直接受命于刘宏,一时声势浩大,就连何进也要听从蹇硕的指挥。 这西园八校尉内,蹇硕是个大宦官,因生得健壮又动武略,所以刘宏对他十分的信任。而蹇硕自升任上军校尉,手握兵权之后,他也日益变得傲慢,对其他十常侍等宦官也都不屑一顾,官宦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大。蹇硕与何进是相互忌惮,又相互不爽,这便达到了一种平衡,刘宏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袁绍和曹操两个人就不用多说,都是耳熟能详的大佬了。四世三公的袁氏一族目前为止与刘辩的关系都还很紧张,袁隗就一直和刘辩斗智斗勇,袁绍和袁术这两哥们还被刘辩绑架过,当然这事到目前为止都还没被揭发,袁隗也没对这哥俩说,毕竟这是袁氏一族极为丢脸的事情,袁隗没脸说。这就搞得袁绍和袁术两个人直到现在还不知其中真像,反正这两哥们也是心大,只当是有家族仇人搞事情,至于后来为何平安得救,这还用想?肯定是袁隗出力了。 心大的两哥们没把这是放在心上,毕竟绑架的整个过程他们根本没啥体验,就是蒙 着眼的时候挺怕黑,有点担惊受怕,但其实他们有吃有喝有的睡,还没半点挨打,总归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说到曹操,这哥们现在算是复出,毕竟之前他被刘宏封为东郡太守,拜为议郎,但这哥们不肯迎合权贵,又不屑宦官,于是就托病回了老家,春夏读书,秋冬狩猎,过了一段时间的隐居生活,反正活的挺滋润的。这次复出是掌握兵权,这可比议郎这种闲官有意思多了,曹操就是在等个机会,他还是挺想着为朝廷出力的。 任下军校尉的屯骑校尉鲍鸿,这人也算是汉末的名将,早先鲍鸿跟随张温讨伐凉州范军是立了功的,而后又征讨黄巾,接连平叛,功劳苦劳都有。只是鲍鸿这人贪财,乃性格最大缺陷,历史上就因为他领军在豫州的时候贪墨军饷过千万钱,而后被豫州牧黄琬上奏弹劾,结果被下狱处死了。不过现在鲍鸿还活的好好的,小日子也挺滋润,只是往后结局如何暂且不得而知。 助军左校尉赵融,字稚长,凉州汉阳郡人,任光禄大夫。这哥们在历史上好像没什么事迹,只是后半辈子都是跟着曹操混的,祢衡骂过“稚长可使监厨请客”,说的就是赵融了。但刘辩对这人没什么印象,大致只是个三流角色。 助军右校尉冯芳,这哥们是大宦官曹节的女婿,他还有个女儿是袁术的妻妾,也是个三流角色。 左校尉夏牟,东汉大臣,任谏议大夫,更是三流角色。 右校尉淳于琼,这哥们可是有得说的,早年并不出名,只是后期挺出名,出的还是丑名。这哥们丢了乌巢,被割了鼻子,然后挂了,大致就是这么个名头,详情直接度娘。 反正这西园八校尉,越往后的越三流,当然虽然是三流,但本事还是有一些的,只是有一些罢了。若是这些人来投效刘辩,刘辩自然也会美滋滋的接受,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必然都是英雄人物,刘辩还就喜欢多收纳英雄人物,三流不三流的不重要,主要就是乐于集个卡。 西园八校尉的成立预示着刘宏与何进的关系达到了一个冰点,何进与宦官的关进也达到了一个冰点,朝廷派系划分严重,矛盾重重。 九月的时候,巴郡黄巾军复起,巴郡板楯蛮乘势再起,攻打郡县,抄略城邑。朝廷派遣西园上军别部司马赵瑾率军进讨,随即将板楯蛮平定。而此时的刘焉也入了益州,局面已经混开,益州要脱离东汉朝廷已经是迟早的事了。 而最近时候,西凉那边也有动静,王国、韩遂等人进围陈仓之地,刘宏派遣左将军皇甫嵩督前将军董卓各率领两万人马前往抵抗。西凉这边的反叛战事接连不断,就没有个安稳的时候,叛军与朝廷军的胜负各有,但朝廷方面就一直没有彻底的击溃叛军。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刘辩得知这消息的时候都为刘宏感到头疼。 打仗嘛!要打就干脆打个彻底,要不然没完没了最为难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