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辩这边矛盾,刘宏那边可是很果决。 三月时候,太常刘焉私自拜见刘宏提议废掉刺史,改立州牧,刘宏听从了建议,于是地方割据军阀的形成便有了雏形,往后朝廷任命的那些州牧在上任后基本就不用受朝廷的控制。 刘宏遂任命刘焉为益州牧,阳城候。而刘焉此人为汉鲁恭王之后裔,汉章帝元和中,鲁恭王一支徙封竟陵。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职,后因师祝恬去世而离职。在阳城山,讲学教授。有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被司徒府征辟。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要说刘焉的履历还是挺好看的,这人也有几分本事,但这人的心却不是那么回事。刘焉之所以要去益州,是因为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而已,他为的是什么,可想而知。 刘焉也有几分运气,他出任益州因为道路不通,便暂驻在荆州东界。此时益州刺史郤俭已被起事造反的黄巾贼马相等人杀死,但是刚称帝几日的马相又被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队击败。贾龙于是迎接刘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绵竹。刘焉上任后,任命贾龙为校尉,将他迁到绵竹居住。随后刘焉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但他内心别有图谋。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说到益州黄巾贼造反,这一年各地势力造反的也不少,从四月开始,汝南郡葛陂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十月,青州、徐州黄巾军又起,攻略郡县。十一月,朝廷派遣下军校尉鲍鸿进讨声势最大的葛陂黄巾。双方大战于葛陂,鲍鸿军败。而后鲍鸿以征战无功被下狱死,从而黄巾各部此伏彼起,声势复盛。 要说黄巾贼是朝廷的心腹大患,那么南匈奴左部便是刘辩的心腹大患,开春之后,南匈奴左部又开始蠢蠢欲动,连连调兵,意有攻打西蒙城,侵占河套地方的趋势。然而在刘辩欲领兵征讨之前,刘宏的一道任命让刘辩如吃了苍蝇一般的难受。 刘宏的这道任命不是给刘辩的,而是给丁原的。因张懿死后,并州没了刺史,刘宏便任命丁原为并州刺史兼骑都尉,屯兵在司隶河内郡,而此时吕布已经在丁原麾下担任主簿了。丁原虽然是并州刺史,但他根本无力监控并州官员,也无力对并州政务军务指手画脚,当然他是怕刘辩搞他。 有自知之明,且对刘辩挺佩服的丁原并没打算找刘辩的麻烦,相反他到写了一封诚意满满的信向刘辩表露心迹,于是刘辩也顺坡下驴的结交了这位老哥,并让他老老实实的呆在河内郡,没事不要乱走动。 近几年天下纷乱,刘辩早就看得明白,他掌握先机把控并州也使得很多人前来投靠,这些来的人就算刘辩不收,也能够安稳的待在并州,安度一生。 去年留守上郡的并州军已经再度集结,乘着亲自前去领兵之前,刘辩这几日抓紧时间见了好些人,他原本指望这些人里有什么能力出众的大佬,可帮他治理地方,结果却是不如人意,浪费时间。但唯独有一人终究是没让刘辩彻底失望,虽然这人并不是能力出众,才华斐然的大佬,但却是刘辩的老朋友了,这人便是前青州刺史龚景。 龚景与刘辩的交情还要追溯到当年的黄巾之乱,刘辩领军平定青州黄巾,然后从青州搞走了好几万的百姓,这几万的百姓当时被称作为俘虏。 龚景如今只能算是前青州刺史了,准确的来说他是弃官而来的,因为朝廷放权使得各地太守势大,青州之地的太守拥兵自重,士族豪强又多培养部曲,龚景这个刺史压根就指挥不动什么人了,再加上青州黄巾贼复起,一茬又一茬的,打都打不完。龚景调动不了军队促使不少村落被抄掠,百姓流离失所,就连一些县城都被攻破了。报信给朝廷,朝廷一点动作都没有,实在收拾不了烂摊子的龚景只得弃城而走。 “殿下,在下实在是没办法了呀!真的是力不从心,顾不了百姓们的生死,我愧对陛下,愧对百姓呀!”龚景见了刘辩后就是一阵哭诉,那模样是要多惨就有多惨,就算是装的,那戏也是入的深了,搞得刘辩很是尴尬的连连安抚。 若是按年纪来算的话,龚景可要比刘辩大足足两轮多,这么大年纪一个人在刘辩面前哭的死去活来的,刘辩心里面别提得有多别扭了。 “大人不必自责,我自理解你的困难处境,既然来了,那就安稳待在这里好了。”刘辩安慰着说道。 “如此,便叨唠殿下了!”龚景有着袖袍擦擦眼泪和鼻涕,戏份真实的可以。 这人来都来了,不理会是不行的,赶走更是不能的,刘辩只能给龚景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事实上,龚景也不是无路可走,至少他可以去洛阳复命,请求援军,再或者遁走乡间,隐居山林,当然这些都比不上来投效刘辩,就算不当官,龚景也能够凭借身份混个衣食无忧。并州昌盛,养一些闲人是绰绰有余。 龚景此番前来投靠刘辩那是做了充足准备的,光是亲戚族人就有几十个,仆人婢女百来人,还有三百多的兵丁,阵势不算大,但好歹也有点军备力量,由此可见龚景在青州也混得开,不说作威作福,反正该贪的肯定都贪了,要不然这一大家子人可养活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