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常规营在此次的朔方郡平叛战役中人数损失较多,且设立的兵种并没有明确,所以刘辩决定撤除这一营。 长弓营便是专门设立弓箭手兵种的一营,士兵装配皮铁盔甲,长弓配三十只箭矢,短弓配十只箭矢,短剑,这一营以增加军队远程战斗力。 匈奴骑营则是乞绡的那一部人马,这是一只标准的匈奴骑兵,为了提高这只部队的战斗力,刘辩给这只匈奴骑兵比较完善的装备,皮铁盔甲,匈奴弯刀,长弓,战马(马蹄铁,马鞍,马镫),这些都是必备的。 至于西蒙营,这是刘辩为新设军城配备的部队,士兵装备与精骑营类似,这只部队以后要经常面对匈奴人和鲜卑人,所以部队的战斗力是要得到保证的。 如此一来刘辩麾下的军队编制人数就达到了两万八千人,这个人数让刘辩就很满意了。 而荀谌提出若是把驻守在其他郡的部队全部集中到西河郡,那么以免其他郡县防守军力不足,势必要增加郡县兵力,对此刘辩决定治所县兵卒由三百人增加到八百人,其他县兵卒由一百人增加到三百至五百人,其具体人数由当县户籍人口数目而定,最低三百人,最高五百人。 这个郡县兵力的编制并不是要立即完成的,比如云中郡治所云中,县兵编制八百人,实际编制可以是五六百人,若遇到战事,可暂时把县中青壮编入县兵队伍,发放军饷,补充战力,等到战事结束后,这些人便可以遣散。 又比如雁门郡广武县,这个县户籍人口不足十万,县兵编制就定三百人足以。而西河郡离石县户籍人口超过二十万,县兵编制就要定到五百人了。 军队编制好,有功勋的将士自然要得到封赏,刘辩作为最高领导人,并州军自然是直接听命于他,所有军事行动的调令都必须是他下达的,但练兵这方面的全力刘辩则是交到了王越的手上,所以除了刘辩以外,这只并州军的第二领导人便是王越。 王越是刘辩的师傅,这是嫡系,刘辩对他十分的放心,加上先前王越带兵练兵,功劳和苦劳都有,所以刘辩自然要提高他的地位。虽说王越的官位并都没有提高,但是领兵的人数却是有了极大的增涨,王越对此是很满意的。 此外刘辩又封刘同为偏中郎将,领精骑营。封刘新为偏中郎将,领神机营。封关羽为刀盾校尉,领刀盾营。封徐晃为坚枪校尉,领坚枪营。封高顺为陷阵校尉,领陷阵营。封高览为长弓校尉,领长弓营。封乞绡为匈奴校尉,领匈奴骑营。封张辽为西蒙校尉,领西蒙营。 此外又封卞喜为军候,于精骑营效力。封杨丑为都尉,于坚枪营效力。封张飞为偏都尉,于刘辩做亲卫队长。封荀谌为监军,封田丰为别部司马,封何安为偏校尉。其他大小军官,各有封赏。 如此并州军的建立算是完成。 军队建立之后便是设定朔方郡的官员,虽然朝廷的任命还没有下来,但是这次刘辩可等不了,黄巾之乱就要到来,他要抓紧时间处理内政。 荀谌建议说朔方郡境内平原居多,土地肥沃,适合农耕,若是大力发展农业,那么朔方郡则可以成为后方大粮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