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真是细致,让老板费心了。”她很满意,爽快的付了尾款,并给了纸条,“一定要在这个时辰前,送到芦山村雪记药膳店。” 店老板双手捧着纸条,满口答应。 苏小雪有点不放心,琢磨着到时候派个人过来盯着。 做完这些,她才去订购一批鞭炮烟花,以及开业供桌需要的东西,然后返回芦山村。 方婆子前两天定好的马车,马场的人送来了,一共四辆,另外临时雇佣六辆马车。 芦山村和县城各安排五辆,制定好线路与时刻表,写好的牌子的放在集合点和马车上,方便大家了解。 如果后续客流量大的话,再多买几辆马车。 方婆子检查过马车,确定没有问题后对苏小雪点点头,这才把尾款付了。 接着,苏小雪招呼应聘车夫的乡亲们试驾,最后选定四个最合适的,另外又选出五个替补的,防止临时出意外。 临时雇用的马车配备了车夫,所以她只需要安排好替补的人。 有了新活干,乡亲们十分高兴,纷纷夸奖苏小雪发家致富了也不忘乡亲,是个大好人。 没有应聘上车夫的,或是没在药膳店找到工作的,多少有点失望。 苏小雪安慰道:“如果药膳店开张顺利,生意兴隆,来芦山村踏青游玩的人必会很多。不管是药膳,这里的新鲜野菜和蔬菜家畜,都是极为鲜美的,还有各种土特产,手艺品,都可以拿出来售卖,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呢?” 她把药膳店的生意,与乡亲们的赚钱门路、富裕而美好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便可以大幅度减少因为嫉妒心等等带来的灾祸。 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聪明人是不会来药膳店捣乱,砸了自己的脚的。 “对哦!” 经过苏小雪这么一提醒,乡亲们茅塞顿开,纷纷盘算着要从家里拿出什么好东西来卖。 苏小雪寻思着得空了,搞一个农家乐经营指导,让乡亲们都富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