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长安乱 第四章 长安初闻贤者名-《九鼎风云志》


    第(3/3)页

    两位夫子相视一笑,同声道:“便是巨君也。除他之外,还有谁能想出这‘安汉七策’?”

    巨君却是何人?杨熙神思聪敏,虽不知“徙籍”关窍,但也知这“关中三策”厉害,竟能在半年之内,将一场动摇国本的大饥荒应对过去。感受到二位夫子话语中对此人的崇敬,他更是对其产生浓浓好奇。

    “难怪!难怪!”若虚先生大笑道,“巨君见识才智宛如九天之龙,果然让人难以捉摸,也只有他能想出这样的法子,真可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

    丹夫子笑道:“得此安汉七策,社稷安定,天子大喜,拜巨君为大司马,领太常事,加金印紫绶,秩俸万石,比肩丞相,也是位极人臣了!”

    若虚先生抚须道:“比肩之语,再也休提,翟相不如巨君多矣!”杨熙听得,想起日里所见翟相做派,不觉深以为然。丹夫子哈哈而笑,涓夫子却连连摆手:“若虚慎言!”一边指向道旁不远一处雄伟府邸,原来此处正是相府左近。

    若虚先生浑不在意,笑道:“今日城外,在下已会过翟相。”

    一听此言,涓夫子脸现惊诧,顿时有些犹疑。翟相素来苛厉,朝堂之上,非是他那一党,必遭打压排挤。涓夫子本人在朝为官多年,因不愿附会,被打压甚重,多年宦途难有寸进,此时一听若虚先生已与翟相见面,心中自是又惊又疑。

    反倒是性情鲁直的丹夫子一眼便看清形势,道:“若虚如果受了翟相招徕,怎会在此与我等相会?舆平还是宽心罢。”

    若虚先生笑道:“与翟相相会,连一盏茶都没有吃成,与你二老,却是要一醉方休了!”听罢二老顿时齐声大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