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显自然没有听说过什么白古,他偏着头想了半晌,才道:“我没听说过白古,但我知道永乐坊有户姓黑的人家,他家大小子就叫黑古,对,好像表字天乐呢。” 姚杳一个踉跄,险些从沙丘上栽下去。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真是天降惊雷,正好劈在她的头上了。 正说的热闹,韩长暮和赫连文渊从高台上走下来,策马赶到几人身边。 韩长暮平静吩咐:“今日就不进莫贺延碛了,咱们改道去第五烽,补充水和食物。” 众人一片欢呼,终于可以吃口热乎的了。 姚杳摸了摸衣裳,满是尘土砂砾和汗水,搅和在一起,早已经硬邦邦的了,虽然早早的就罩了面衣,可头发还是没能幸免于难,脏兮兮的打成了结。 听到可以去第五烽修整,她想,终于可以洗个澡了。 有了个盼头,这同样的路就似乎变得格外好走了。 不过也的确是好走了些,从大海道出来,斜插着上了伊吾道,好歹是一条修过的官道,又有大批的商队旅人经年累月的走过,道路踩得平平整整的。 走了半日,草木渐渐多了起来,风沙也平缓了许多。 晚霞在天边流转时,烽燧便呈现在了眼前。 伊吾道十烽都建在水源旁,与驿站相连,第五烽也是如此。 还未走近烽燧,便有湿润的水气扑面。 稀稀拉拉的胡杨树和红柳树栽在烽燧和驿站外,这时节,草木枯黄,只有零星淡薄的绿意挂在树梢,贴在墙角,看着又萧瑟又卑微可怜。 看到韩长暮一行人风尘仆仆而来,早有戍军从戍堡上走下来,查验路引文书。 孟岁隔照样出示了韩王府的印信。 可一向无往而不利的印信,这回却没了用。 戍军摇头,坚持要查验一行人的路引文书。 韩长暮笑了笑,又拿了一份韩王府长史的路引出来。 这一下子,可惊掉了赫连文渊的眼珠子。 难怪这些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原来是做假做足全套,才会有恃无恐啊。 戍军查验无误,便放了行。 驿站不大,与其他烽燧的布局相差不多,除了有专供官员和驿卒食宿换马的驿舍,还有一间简陋的酒肆,供往来商队歇脚。 韩长暮一行人没有住进驿舍,反倒住进了酒肆后头的客栈中。 店家是一对儿三十出头的夫妇,男子个子不高,微微有些佝偻,但笑容极为和善。 女子却是纤弱高挑,足足比男子高出了一个头去,如云乌发紧紧攒在脑后,眉眼微微上挑,显得十分精明。 见韩长暮一行人前来投宿,店主人更加的笑容可掬,忙挽起袖子,切着羊肉煮汤,料理暮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