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秦帝国第一个皇嗣即将诞生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周边各国。 在赵仙罴刻意安排下,大唐百姓也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 长安城,时隔多日,赵仙罴再次成为全城百姓议论的焦点。 无数人在心中感慨,一转眼,曾经那个瘦如病鬼而后又惊艳整个大唐的少年,已经成为一国之君半年之久。 并且即将迎来自己第一个子嗣。 也可能已经迎来。 因为消息的滞后,和不确定赵仙罴的元妻,那位曾经的相州刺史府大小姐的具体生产日期。 长安百姓此时并不知道大秦第一位子嗣是否已经诞生。 以及是一位皇子还是皇女。 另外,有人称从大秦传出这道消息,乃是赵仙罴这位大秦国君有意为之。 目的就是为了周围一些小型国家,主动前去贺拜,以彰显其不弱于大唐的霸主地位。 “没想到那个曾经为父申冤不惜放弃一切的少年,已经一转眼成为了一国之君,真是世事难料。” “是啊,现在对咱们大唐来说,最麻烦的就是不知该如何和这个近邻相处。 朝廷也摸不清他究竟有没有报复的心思,几番主动求和结果都不令人满意。” 对长安百姓来说,赵仙罴建立的大秦,早在出人意料以雷霆之势吞并吐蕃那一刻,就已经成为让他们心神难安的西面巨患。 虽然眼前大秦还没有和大唐发生冲突战争。 可谁都知道,两国不可能一直这么和平下去。 太极宫,外朝太极殿。 李世民昨天就已经得到赵仙罴即将迎来第一个子嗣,并且打算为这个子嗣举办满月宴的消息。 所以今天朝会上,李世民将这个话题展开,和群臣讨论,是否要派使者前去道贺,以及派谁去比较合适。 可由于前几次遣使效果都不怎么好,李世民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这导致他表情看起来有些冷淡,似乎对这件事也没那么重视。 文武百官揣摩圣意,自然也不敢大声议论,只是小声的交头接耳。 很多人的看法是,像这种事,大唐作为大国以及邻邦,该去道贺还是要去道贺。 但只需要随便派个人去送点贺礼就行了。 也有少数人认为,大秦那边并没有遣使,比较正式的向大唐朝廷告知这种喜讯。 那么大唐也没有必要派人前去祝贺。 最终,一向主张求和的魏征开口说道:“陛下,臣认为咱们必须派人前去道贺,而且派去的人身份不能太低,贺礼也要认真筹备。” 魏征话刚一说完,大殿门口响起一道清朗的声音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