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半个月后。 常务副县长办公室。 “赵常务,按照你的要求,我已经把桑瑜县应届大学生都统计了下来。” “总共512人。” “这些人我都一一打了电话,只有一半愿意留在县内发展,并且……都有要求。” “你也知道,一个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尤其在我们桑瑜县。” “所以要求都挺高的,最起码得有长远发展和前途。” 正在汇报工作的人叫李良。 良心的良。 今年刚毕业,就被赵学安看中,破格提拔到了秘书的岗位。(联络员) 重用新人也是李达康大理念。 用李达康的原话说,新人有冲劲,尤其是大学生,又傻又容易被甩锅,出门必备神器。 老师这么说了,赵学安必然很听话,挑挑选选,找上了李良。 除了大学生这层身份,赵学安最喜欢他的一点,就是家里穷。 为了培养这个大学生,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已经债台高筑。 在村里人眼中,李良爸妈就是傻,培养一个大学生有什么用? 还不如在家吃坨坨肉痛快。 而赵学安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抽他们的脸! 谁说读书无用? 至少,这是底层人为数不多可以改变命运的途径。 “李良,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何为长远发展与前途?” “嗯……”李良思考片刻,“稳定的工作,或者……能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工作。” 赵学安缓缓笑了。 接着,点了一支烟,“在我面前,不用起高调,什么理想抱负,都不如钱来得痛快。” “告诉那些应届大学生,只要能留在县里工作的,工作一律全包了。” “还有,薪酬待遇,高于外面50%!” 赵学安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李良将信将疑。 “赵常务,我们桑瑜县没有符合这么高薪酬的工作。” “以前没有,很快就会有。”赵学安吐出烟圈,“对了,除了把这群大学生留下,一个星期后,我还要搞一场商业直播。” “这事你去安排,没其他要求,就是要隆重。” “该花的钱,使劲花,不该花的钱,也给我花出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