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废品回收,什么都收-《重返1982开启暴富人生》


    第(2/3)页

    有力商店在林香儿和林奈儿俩姐妹的经营下,每天都有一千元以上的赢利。

    一天一千一个月就是三万,这赚钱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钱是万万不能存银行的,别人是为赚钱发愁,而他一个三岁的小孩为存钱发愁。

    刚开始,还能扩大经营,补补经营的品种,把赚的钱花一花。

    “有力商店”已经扩大到一百五十平方的一个店了,再扩大下去,真可能被挂上投机倒把的罪名。

    最后李可想了一个办法,囤茅台。

    要知道八十年代初,茅台的出厂价格才七、八块钱。直到八六年之后,价格才渐渐飞起来,到了后来,飞天茅台就真正地飞上了天。

    王安平和谢一航按照李可的建议,两辆三轮车的车架子上都挂了个“废品回收,什么都收”的牌子,俩人每天在城里转来转去。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废品回收这个行业背后所蕴含的收益和利润,大部分的同行,还处在四处游荡着捡破烂的状态,没有人想到上门收购的概念。

    俩人的动力来自李可的每月60元保底承诺。有这个承诺俩人倒是勤快不少。

    作为在后江埭工业区长大的典型鹭岛人,熟悉这里的大街小巷遍布的大小工厂和企事业单位,他们办公楼里的废旧报纸书籍最多,每天产生的废纸,不少于几十斤。

    用完了就随便扔出去,至于拉到废品站卖钱,从来就没有考虑过。

    一看有人主动上门回收,还给钱,哪个听了都是高兴的屁颠屁颠去招呼二人。

    俩人每天都能收到上千斤的报纸和废旧书籍,甚至有一天还收到七台报废的电器。

    报纸和废旧书籍拉到废品回收站,每天差价都能赚个十几元,比在车间里上班多多了。

    仓库里存放的报废电器越来越多,最后在鹭岛大学电子科学和技术学院找了个大三的学生让他修理起来。

    现在的电器都是简单的电子电路,这个学生他基本一看就明白,坏在哪里。

    修理电视机提五块钱,收音机两块钱,修好后,就放在有力商店当二手电器出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