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计算一下日子,情人节都过了啊!为什么这里还有一个礼物? 而且看包装,一定是女孩子或者送给女孩子才用的上的材质。 但大叔是一个男人,不解风情的男人,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个礼物是哪来的? 难道…是大叔给她准备的情人节礼物?但因为没来得及送,于是改成她的生日礼物了? 嘻! 大叔平时就爱整这些小惊喜了,瞎姐兴致冲冲打开,只见一条灰色为主的围巾陈列其中。 很漂亮,看起来还是手织种。 将围巾拿在手里,瞎姐来到梳妆台前坐好,围巾真的很漂亮,还有一股香味儿呢~ 就是这个图案有些了,还点缀着些些许许小颗心,以及几个字母。 dl。 莫名的,瞎姐看着这几个字母却发自内心的讨厌,连带着围巾也不喜欢了。 不应该啊,这可是大叔给她的礼物呢? 不管了,先带着吧! 瞥了眼手机时间,现在应该是在电影首映呢吧,也不知道她表演地如何? 晚会。 这是一个相当正经的晚会,甚至还有诸多媒体出席。 不过主角不是他们,马禹东乐得自在躲在角落里,坐着沙发,吃着美味的自助餐,喝着小酒。 好不快活。 就是他将被抢走的点心又抢了回来,又道:“你丫的要吃饭上那边儿吃去,抢我的算什么?” 郭凡并不脸红,反而是又拿起一块儿点心送入嘴里,“你不知道吗?东西只有抢着吃才香,自己吃的话那多无聊。” “我看你丫的是脸皮真厚啊。” 这个郭凡是真牛逼啊。 好歹也是一个导演,却偏偏喜欢占便宜,啥便宜都要占。 先是过来凑着跟他看了场电影,后来又一起和记者拍了几张照片儿,现在又过来吃自助餐。 这丫蛋哪还有一点导演的品性? 完全就是一个无赖! 他看着郭凡,“你上辈子肯定是一个和尚。” 郭凡乐了,从怀里拿出一个碗。 马禹东把它碗塞回去,“干啥?吃没够,还得往回倒是往回拿是吗?你以为这是农村赶大席呢?” “什么呀?”郭凡将碗又拿上来给他看,仔细看,原来这还是个工艺品。 “这是别人送给我的。” 马禹东把碗一翻,底下还有落款,化缘居士。 呵,不愧是你! 马禹东讽刺他,“这个名字好听啊啊你要早说你是化缘居士,那说不定我的片酬还能再降一些。” 郭凡是打蛇随棍上,“降多少?10万,或者五万?如果五万最好了,我现在就可以跟你签合同。” 琵琶美酒夜光杯。 在灯光照耀下,这杯酒比钻石还要璀璨。 一口将酒饮尽,“你倒是会讲价,从40万给我讲到20万,又变成15万,如今变成5万。你咋不说让我免费给你拍片儿呢?” 郭凡一听就乐了,当即就拿出合同递给他,“东哥,这可是你说好的啊。”得~连东哥都叫上了。 马玉东瞥了一眼那张合同,“别扯那些没有用的,这合同我可不能给你签,按你这个说法,可能拍两天我还得往里倒搭钱。” “再说了,那么多便宜的演员,你干什么就非得我一个人造啊?我走哪,你跟到哪?” 那不是你还有演技和票房嘛~ 又便宜、又有演技、又有票房的电影演员就少之又少了。 要不然郭凡才不会跟着马禹东转悠呢,真当他一天没事干呀? 没错,什么横店逛完了,他就是跟着马禹东走了一圈,害怕他在半道又跟其他导演签合同了。 一直在防着。 马禹东早就看出来了,只不过一时没有揭穿他罢了,但谁知道他开始得寸进尺。 他语重心长的跟郭凡说:“你是导演,我是演员。说的好听点儿,咱们俩是为艺术,说的不好听点,咱们就是赚一个吃饭钱,如今你却把我的饭钱都给毁了,那我为什么还要加盟呢?” 见郭凡还有吱声,马禹东伸手制止着他,继续说:“这个剧本我看了,不错,很有意思,你讲的那个故事我也感觉很励志。但人不能光靠一口气活着。” 意思很明显,片酬肯定不能降。 说到底,马禹东和郭凡非亲非故,最多只是一个学校毕业的,从40万降到20万,就已经很够面子了。 15万是看在瞎姐的面子上,但再低就不礼貌了。 毕竟刚开始给宁昊拍电影时,是因为他没名气,后来有了名气以后,宁昊就从2万瞬间提升到了20万。 而陆卫国那部戏更是很简单,首先是主角,其次人家很给他面子!给出剧组最高薪,连导演薪水都没有他高。 而新少林寺就更不用多说了,片酬60万。 可你郭凡想让他零片酬出演,一句话:凭啥? 郭凡沉默了,也不知他是在继续想什么主意,还是真被这句话说明白了。 接下来几天里,他还一直跟在马禹东身边。 剧组倒也不差他这一张机票。 不得不说这部戏,支持力度是杠杠的! 拍戏时就120万的预算。 你敢信,就这样的一个运算,宣传时却坐的头等舱,住五星级酒店,酒会更是不断。 郭凡都有些吃胖了。 现在跟随剧组登陆了西安奥斯卡院线。 马上就是记者提问环节了。 马禹东正在看提前对好的问题和答案。 郭凡却打扰他,指着最新的新闻道:“这部电影前三天在河南院线上映后,前三天的票房已经超过了阿凡达。” 当然,这是指阿凡达在河南境内,和身为主人公的《不是闹着玩的》对决。 整体肯定是比不过阿凡达,毕竟这就是一个小制作。 马禹东也很开心,毕竟这是他首部主演的电影,当然在意了。 希望这部影片的票房可以超过500万。 郭凡鄙夷的看着他,“没出息,才500万。” “你懂啥?我这不是投资才120万,超过500万,就代表这部戏已经翻了四倍。” 而且马禹东早在拍电影时,就已经预料到了这部全部由河南方言组成的剧组,出了河南境外,稍远一点的地区,绝对就没有人再买账了。 切。 郭凡翻看相关站对于这部电影的影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某些关系的影响,这部片子的影评倒真的不错,很少有打一星的,几乎都是两星到三星这个及格线。 比如:地道的河南话,熟悉的乡土人情,一本正经搞笑,看着很过瘾!中!这片拍得不赖!果然不是闹着玩儿的! 也有五星的,但他们其中的评论也不是特别的好。 比如:整部影片我不能以幼稚或者有深意来形容,但确实非常质朴。 你说这算是好的影评还是坏的影屏? 整体来说,这就是一个不好不坏的及格电影,对得起这张电影票,但也不会去二刷三刷。 这边记者会要马上开始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