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命运的馈赠-《不列颠之王》


    第(3/3)页

    “图哈切夫斯基。”

    曼纳海姆点点头,望着这个素未谋面的敌人缓缓开口道:

    “曼纳海姆。”

    依次踏过酒红色丝绒地毯,里侧的房间,红木制成的谈判桌是阳光的照射下徐徐生辉。

    丘吉尔和美国赶来的外交代表以及叙利亚代表,坐在另一侧的旁听席,朝着丘吉尔点头示意后,林立坐在曼纳海姆旁边的位置。

    按道理说他也没资格坐上谈判桌,

    但保护伞作为战争介入者,外加之前签订的合作协议,安布雷拉也有资格参与这场谈判。

    当然明面上安布雷拉是受邀请的一方,但实际上他的意见就是芬兰的意见,他在这场谈判桌上的话语权比所有人都重。

    随着世界日报记者的闪光灯落下,

    这场谈判也正式拉开了序幕,莫洛托夫清了清喉咙,先一步开口道:

    “考虑到战争为苏芬双方带来的损失,以及两国民众对和平的要求,我们同意从此刻起进行无限期停战。”

    “但....有一个前提,保护伞和芬兰必须从此刻起停止侵犯列宁格勒以及其他苏俄城市的领空,并且距离列宁格勒三十公里外的军队,必须向后让出十公里的缓和区。”

    感受着众人聚焦到他脸上的目光,

    林立点点头道:

    “没问题。”

    曼纳海姆也附和着点点头,见双方同意莫洛托夫接着开口道:

    “考虑到战后边境冲突的可能,以及避免双方因为信息不流通承担不必要风险,距离列宁格勒之外的卡累利阿地峡地区。”

    “芬兰必须让步五十公里的领土,以保证列宁格勒始终和芬兰保持八十公里的安全边界,除此之外苏俄将不再苛求任何缓和区。”

    比起苏俄之前的和平协定,

    这个条约简直可以用宽松的可怕来形容,卡累利阿地峡五十公里的区域基本都是密林和沼泽,居住人口也不多,根本没有太大的价值。

    但曼纳海姆更清楚,这个宽松的条件是用无数芬兰人的鲜血染成的,没有他们这一幕永远不会出现。

      


    第(3/3)页